-
浅议扒窃入罪的司法适用
浅议扒窃入罪的司法适用一、对扒窃概念的理解扒窃一词源于日常生活用语,《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进行修改后,扒窃上升为刑法术语,扒窃的含义除了吸收俗语原有的“窃取随身携带财物”这一内核要素外,又添加了“公共场所”等时空要素。为统一对扒?
2016-01-17 -
判断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的两个关键因素
检察实务|判断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的两个关键因素来源:检察日报作者:吴卫云 如何判断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是司法实践中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区分的关键是看“意志形成”和“利益归属”这两个因素。一看行贿意志形成的过程 刑法第389条、第3
2016-01-17 -
两高批复相互冲突:辩护律师究竟能否复制侦查机关讯问录像
来源:刑事备忘录 最高院:一旦有关讯问录音录像移送法院,作为证据材料在庭审中公开使用,或者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已经启动,法院已经调取并在审判阶段使用的,其应属于案卷材料,辩护律师在有权查阅的同时,当然有权复制。 最高检:在人民法院审判阶段,人民法院调取讯?
2016-01-16 -
此明知,彼明知,此明知非彼明知——我国刑法的“明知”要素
在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中,“明知”要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明知”,就是明明知道的意思。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语境中,通过最高司法机关的相关司法解释是将“明知”解释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此为通说?
2016-01-16 -
被告人在侦查阶段不同期间所作供述的合法性如何判断?
被告人在侦查阶段不同期间所作供述的合法性如何判断?裁判理由:在职务犯罪中,侦查机关介入侦查之后往往需要通过初查程序,才能决定是否立案并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取证。由于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在司法实践中对当事人言词证据依赖程度较高,尤其当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不稳定?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