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羁押必要性审查两个基本问题
浏览量:时间:2015-08-18
修改后刑诉法从程序要求、职能配置两方面对逮捕、羁押制度作了较大变动,增设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质形成了刑事羁押的二阶段审查机制,即逮捕必要性审查和捕后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对此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正确把握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价值取向。修改后刑诉法对逮捕和羁押制度的修改完善,目的是为了减少审前羁押,其与审判期限的延长属于对冲式的制度设计,贯穿了满足羁押正当性的基本要求。同时,将审查权赋予了检察机关,进一步丰富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这一权能与生俱来的司法救济特征,也进一步强化了检察机关的司法属性,符合我国检察机关既是法律监督机关又是司法机关的角色和职能定位,有助于羁押必要性审查方式的转变。羁押正当性蕴含于羁押的目的之中,正如台湾学者林钰雄所言:“羁押之目的,唯在于保全之必要,且受比例原则之限制。”对于是否应当适用逮捕、羁押措施的审查判断应当划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证据条件和罪刑条件,即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且可能被判处一定刑期的刑罚;其次为必要性条件,即除具备涉嫌犯罪这一基本条件外,还应当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各方面表现,判断在不采取逮捕措施或继续羁押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合理地判定被审查对象不会实施危害社会、妨害诉讼等行为。刑诉法规定的不予逮捕和羁押的情形,例如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等情形。这类情形可能仍具有实质上的羁押必要,但基于程序法定或人道主义等方面的考虑,法律规定不得对其进行羁押。
正确认识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基本特征。羁押必要性审查具有“四性”,即全面性、动态性、统一性和层次性。全面性,是指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既涵盖了批准、决定羁押时的必要性审查,也包含其后的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动态性,是指检察机关除了依职权对是否应采取逮捕措施进行审查和决定之外,还必须在捕后实时关注案件的证据变化、事实认定等情况,依职权或申请对捕后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判断。统一性,是指羁押必要性审查统一于整个刑事诉讼活动过程当中。其审查应当依据与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诉讼环节所收集、审查的事实与证据,既依靠查明犯罪过程中所收集、固定的有关案件证据、事实认定情况,更强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和社会危险性等证据的收集与判断。层次性,决定羁押与捕后羁押在审查启动的主体、时间要求以及审查的标准等方面有所区别,呈现出一定层次性。审查的重点并非是适用逮捕和羁押措施的合法性,而是必要性,即在具备了涉嫌犯罪的这一基本条件后,合理地裁量、判断嫌疑人是否具有羁押必要性。在羁押决定(即批准、决定逮捕)环节,除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等应当逮捕的情形外,审查的重点在于判断是否存在被审查对象具有实施危害社会、妨害诉讼等行为的现实可能性;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则要根据变化的案件事实和证据,再次确认其羁押的正当性,即证据条件是否变化、有无可能导致罪刑条件变化的情形、是否仍然具有法定的“社会危险性”,主要解决“一押到底”的问题。
还应当注意的是,合法性审查解决的是羁押措施的采取是否符合刑诉法所规定的形式要件的问题,其排除的是逮捕和羁押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后者则是在逮捕措施的采取符合刑诉法所规定的形式要件的前提下,判断是否有必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或延续羁押措施;前者主要是基于为证据所证实的犯罪行为人的主体特征以及行为轻重所作出的决定,后者则主要突出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即判断采取非羁押措施是否具有发生危害社会、影响诉讼等后果的现实可能性。羁押必要性审查不同于对犯罪事实的审查,证明羁押具有必要性与证明具有犯罪事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羁押必要性审查着眼于将来,系对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情况的预判,而证明犯罪则着眼于过去,系对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的法律还原。易言之,当事实或证据可以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人身危险或妨害诉讼的现实可能,达到高度盖然性或足以产生合理怀疑时,即可以批准逮捕或维持羁押。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上海市检察院研究室主任 陶建平 来源:检察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