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手记

大数据报告:如何确定毒品类案件辩护要点及方向?

浏览量:时间:2017-11-01

作者:邹玉杰

单位:金亚太刑辩专业所

【数据来源】:

聚法案例法律数据库;

我们筛选了全国范围内的毒品类犯罪案件裁判文书472061份用作分析的数据来源。

【数据区间】:

2007年至2017年。

一  何谓“有效辩护”?

“有效辩护”,提出已久,但如何实现,争议不断,一时难有定论。

在此,套用一下“黑猫白猫”论,我们认为“不管有效无效,能最好维护当事人利益,就是最好辩护!”

通过裁判文书大数据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更好的“有效辩护”。

二  毒品类案件之基本概况

中级法院办理的毒品案件所占比例最多,一半以上,因为毒品案件情节一般都比较严重,多数情况下一审都在中级法院,加上一审在基层法院的,也会有相当多数的会选择上诉。

而高级法院的案件为25149例,这类案件基本都是无期徒刑以上的,甚至是死刑,为了延缓案件的进展,当事人也会将程序尽量走完。

二审案件数尚不足全部案件的一成,是不是说明,一审法院的判决多数还是能让当事人满意的?

再审的更少,几乎可以忽落不计,所以要想解决案件,必须在二次审理李解决战斗,不要寄希望于再审,因为再审——难于上青天!

云南省、广东省,毫无争议的排名前二,此两个省份全部案件的25.6%,超过了四分之一,当之无愧的毒中之王。

从地图颜色可清晰看出,越靠近南方,毒品犯罪越是猖狂,越往内地,毒品犯罪则相对消停一些。

三  毒品类案件之审理法院

审理法院的特色及其鲜明,云南法院在毒品案件审理方面最有经验,前五名中有四个法院是云南的,前十名中有六个法院是云南的。

毒品在云南随处可见,毒品是云南的名片?

四  毒品类案件之裁判结果

从裁判结果的认定来看,以贩卖为目的非法收买的情形为最多,其他情形,几乎可以忽落不计。

五  毒品类案件之量刑情节

 

 

上述情节中,仅有“受雇运输毒品”和“毒品含量明显偏低”两个情节对嫌疑人有利,其余均为不利情节,特别像“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利用、教唆未成年人……”、“在戒毒所、监管场所贩卖毒品”、“向在校学生贩卖毒品”等情形,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连祖国的花朵都不放过,真是无语了……

从文书认定结果来看,“悔罪表现”和“认罪认罚”两种情节认定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自首”“立功”“坦白”等情节的认定相对较难,最低3%,最高才5%;

而累犯情节属于不利情节,被认定的几率为8.39%,接近一成,显然毒品类犯罪不思悔改者居多,改造成功者不多,这可能与此类犯罪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好逸恶劳、身无一技之长等因素有较大关系。

可见,监狱改造,以前称之为“劳动改造”,并不太成功,因为劳动改造,改造的可能仅仅是身体,而缺乏思想或精神方面的改造。

马克吐温曾说过:多开办一所学校,少建造一所监狱。

不少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不是因为身体不够强壮,而是思想太过贫乏,精神过于空虚。

所以,真正的改造是思想,而非身体。

由此想起前几天随同谯城区法院人员考察亳州市看守所时的所见所闻,亳州市看守所实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在废除劳动改造后,该看守所针对在押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体育学习及竞赛活动,比如:学习认字写字、背诵古代诗词、练习华佗五禽戏等等,此类活动不仅提高了在押人员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也给看守所的管理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为在押人员今后更好的改造思想,成为一个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社会累赘,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六  毒品类案件之辩护要点

由上图看看出,“仅供自己吸食属于非法持有”的辩护观点占比为51%,一半以上,是最常规的武器,一般辩护律师都会用到;而“特情引诱犯罪”,虽然占比不多,但现实中,确实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毒品犯罪相对特殊,而且涉毒人员一般都较为机警,不用点计策,确实比较将毒贩们绳之以法,从这一点上来说,确实难为人民卫士了。

不过从辩护的角度来说,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常规的武器来用,关键是要找到充分的证据,争取一击而中。

主体方面,初犯、无前科的辩点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97.13%,几乎一统山河,而其他四类合计尚不足3%的比例,几乎可忽落不计。

但是,从辩护律师的角度来讲,其实,真正的着力点,恰恰应该在3%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生理缺陷”“辨认能力、控制能力低”等方面,因为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初犯、偶犯、无前科”的老生常谈上时,法官早已昏昏欲睡,毫无新意,此时,如果有人能提出比较有新意、有创见的观点时,相信会使双眼无神的法官眼前一亮。

主观方面的不明知和缺乏故意两个情节,被用到的次数旗鼓相当,都是刑辩律师的常规武器;

而从犯、胁从犯,同样也是毒品犯罪里最常用的工具,几乎人手一支,因为大多数毒品犯罪案件,都不是一个人的单独个案,几乎都是一抓一打(12个),而此时,从犯的效果就出来了,可以比主犯轻不少呢,谁都不傻,肯定拼命往后退,争当从犯。

在量刑情节辩护方面,“悔罪表现”属于最最普通的武器,几乎是“家必备”,好用又无毒副作用。

而相比而言,“坦白”“立功”“自首”用起来就要谨慎的多,特别是后两者,要么不用,要用,就要见血封喉,决不能无功而返,因为相对于其他情节“立功”“自首”情节,简直就是刑事辩护武器库中的核武器,属于限量版。

就犯罪形态方面的辩护要点而言,提出“未遂”观点的案例占比极高,91.34%,九成还多,至于“预备”“中止”情节,提出者就太少了,在40多万份判决书里,提到者仅有几百案例,显然可以直接忽视。

在裁判文书量刑情节认定方面,也显示不出有文书认定此三类情节,显然即便提出了,被认定的可能性也不大。

至于个中原因,还请朋友们仔细思考,顺便留言,以便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上一篇:一位新执业律师对其实习期间的学习总结

下一篇:大数据 | 47503份裁判文书,剖析合同诈骗案件的辩点及方向

该内容非常好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