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新:我的口才练习史
浏览量:时间:2014-11-28
我出生于林场,由于是独生子,爸妈又忙于工作,从小就没人陪着玩,一直口笨舌拙,羞于交往,一度被人认为是聋哑儿童。当时我是觉得,林场作业生活,就那么几句话,“吃了吗?”“吃了”“干嘛去?”“砍木头去”,说不说,怎么说,结果都一样,更不知口才为何物。
八岁那年,邻居买了收音机,我欢喜得不得了,成天守着,不思归家。那时的音乐节目不多,相声节目倒不少。也正是这几段传统相声,让我感觉到了口才的魅力。我好奇呀,一般人说话麻木不仁,为啥他们一开腔,我们就笑得前仰后合呢。想问周围的人吧,他们的文化比我还低,问了也白问。就这样一直傻乐着,享受着,回味着。后来有了电视,不仅看到了相声的表演,还看到了有辩论赛,有演讲比赛。巧舌如簧,口吐莲花,妙不可言。我对口才越来越有兴趣,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看个够。但毕竟当时读书是主业,嘴皮功夫好是轻浮的表现,取得优秀的卷面成绩才是硬道理。所以在读小学、中学、高中的时候,对演讲与口才,仅仅停留在欣赏层面。大学期间,学校经常组织辩论赛,有班际的,有系际的,有校际的,我是每赛必到。但不是作为辩手参加,而是热情的铁杆辩谜。我喜欢辩论的风生水起,崇拜辩手的侃侃而谈,羡慕机智的临场反击,欣赏幽默的以柔克刚。但我没有勇气报名参加,也觉得没有这个能力,顶多在比赛后,故作专业地评头论足一番。
大学毕业,进了检察院,做了公诉人。讲话,成了工作,讲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涉及到罪与非罪,工作效果的好坏。口才一下子成了事关生存的首要问题。当时,我在口才方面,直接遭遇四难:一是发音不标准。我在闽北长大,有浓重地方口音。记得刚入大学时,同学问“你是哪儿人呀?”,我回答“我是湖进len(音)”,同学楞没有听明白。福建人发音,“h”“f”不分,“r”“l”不分,卷舌翘舌不分,前鼻音后鼻音就更不用说了。直到我说是厦门所在的那个省,同学才恍然大悟“噢!是福建人呀!”。虽然口音在大学时有一度的纠正,但也是有限的,工作后,还是常把“吃饭”说成“疵晃”。二是缺乏当众讲话的信心。闲聊还行,一到正式讲话的场合,比如科里开会、党支部开会、院里开会,轮到我发言,我就会提前两腿发颤,手心出汗,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说话时脑海经常出现空白,往往前言不搭后语,频频使用“恩”“啊”“这个这个”等过渡性词条,让人不知所云。更不用说开庭了。三是词汇贫乏,以致表达意思层次不够丰富,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如果要强调,那就说“本案事实确实十分清楚,证据十分确凿”,没有新意,有点“谎言重复千遍会成真理”的心虚。四是对付犯罪分子还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犯罪嫌疑人一辩解,我就很慌,不知如何对付,甚至有个经济犯罪嫌疑人还当面嘲笑我不懂经济常识,当场羞得我无地自容。
看样子,饭碗要丢了。活下去也没有尊严了。不苦练是不行了。我订阅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演讲口才类权威月刊《演讲与口才》,每期苦苦研读。还买了口才训练的教材,逐章逐节练习。书上说读古文有利于练习语音语调,我还买了《孔子》《孟子》《庄子》和《史记》,一大早就跑到空旷的地方,放开嗓子嚷嚷,象李阳的疯狂英语那样。为了把普通话练得准一点,我买了本小学生读的语文书,上面有拼音的,对照练习。不了解情况的人还认为检察院怎么把文化扫盲班的人都招来当检察官了呢。我还听高人说《新闻联播》的普通话是最准的,于是每有《新闻联播》必看,默默地对口形,对国内外大事充耳不闻,只关心播音员的发音准不准,口形正不正。不过,也有意外收获,发现只有罗京播音没有出过错,其他播音员或多或少,都有口误的时候。每次发现他们口误,心里就莫名的兴奋,一是看到最高水准的人也犯了错,二是他们讲错一个字要扣50块钱。对于这种不良心理,我也求证过不少人,发现幸灾乐祸倒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大家都差不多,无需过多自责的。
经过两年的潜心苦练,本着我从小对口才兴趣的基础,我取得了长足进步,1998年,我在区检察院演讲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然后又被市检察院作为嘉兴的唯一选手,参加省检察院的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是《我是人民检察官》。一看比赛选手,傻眼了,二十名选手,三个男的,十七个女的。不得不承认,女同志的口才就是比男的好。虽然我经过精心的准备,但还是出了状况,讲到一半的时候,我忘词了,自己感觉停顿了很长时间,然后我说了声“对不起,我忘词了”,说完后,又停顿了好长时间,终于想起下一句。幸好只停顿一次,下半段完成得还算顺利。最终只夺得三等奖。我想如果没有中间的那句忘词,我的名次可能会好一点。带我去的韩主任没有不高兴。其实我觉得特对不起他的,他亲自把我一个人带到杭州,住了两天,没有拿到好名次,感觉他白来了。韩主任一拍我肩说:“宗新,不错,如果按性别分组,你是男性组第一名”。我一想,三名男选手,我确实分数排在第一。呵,除感受到韩主任对我的关爱之情,我又感觉到语言中幽默的魅力了。
失败没有让我放弃,我继续练习口才。当时的副检察长李永红,是个年轻有为的干部,口才那是了得,最厉害的绝活是出口成章,直接书面语,而且还全是法言法语。至今,我这方面的本领,还没有赶上他。但我以他为榜样,使我提高了很多,在发言讲话中大大增加了法言法语成份,讲话越来越象法律人。我练习口才,几近到了痴狂的地步。记得当年有部很火的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唐国强演的雍正,有一集是说张廷玉在朝堂上与意图谋反的八王爷的党羽辩论,化解了阴谋,力挽了狂澜。我看呆了,对张廷玉的辩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我从理论上剖析了张廷玉的这场辩论,写成了一篇文章《张廷玉舌战八王党》,在我崇拜和一直学习的《演讲与口才》上发表。
在检察工作中,我还注意将口才与办案相结合,特别注意研究审讯和开庭技巧。记得有个盗窃案件,被告人拒不交待,证据十分薄弱,如果没有获取口供,恐怕就要放人了,那检察院就算办错案了。可我们检察院可是全省屈指可数的几个保持无错案纪录的检察院。我接办此案后,兴冲冲地去提审,但却碰了一鼻子灰。被告人垂着脑袋,无辜而又绝望,一言不发,根本不理会我。一翻卷宗,我发现,在此之前,公安检察人员已经审讯过十一次了,被告人就是不交待。我这次,是第十二次。当时科里正好转来一位反贪高手,姓黄,我请教于他,也运用了书上学得的审讯技巧,共同商量了对策,制定了周密的审讯方案。千古华山一条路,只有作最后努力,突破此人,才能保住检察院从未办过错案的荣誉。那次审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软硬兼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真者假之,假者真之,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终于,被告人开腔了,“检察官,我能不能抽根烟?”有戏!我强按心头狂喜,说“行的”。但是恰好两人都没有带烟。于是,我一间一间审讯室地访过去,终于化缘到一根香烟,给被告人点上。被告人长吸了一口,嘴上冒着烟,说“是我干的”……我们作好笔录,签字捺印,突破成功,顺利结案。当然,在法庭上,我们还是强调要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的。这次成功的突破,我与老黄津津乐道了好几个月,逢会必吹。我得意之余,把审讯过程写成心得,发表在省检察院主办的内部刊物《浙江检察》上,文章题目是《撬开“铁嘴钢牙”》。
我还研究了公诉人开庭的气场问题,提出了公诉人要加强“自控”,即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防止“他控”,即防止被审判长的不正确指挥、辩护人的不正确辩护观点、被告人及家属的过激行为所控制,造成履行指控不力;努力要达到“控他”的目标,就是要准确而正确地反驳辩护人,让辩护人理屈词穷,使被告人认罪服法,给被告人的家属法律教育,使之息诉服判,彻底地说服法官。我将想法写了一篇稿子,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进行相应的修改后,以《论公诉人在法庭上的“自控”“他控”及“控他”》为题,得到了公开的发表。
2000年,是我口才训练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年。那一年,我代表区检察院在嘉兴全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取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成绩。后又代表嘉兴市检察机关在全省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上取得团体第一名。这可是嘉兴检察机关的史上最好成绩。朱检察长十分高兴。给我们三人都立了二等功。我以前总是误认为,二等功以上,总得缺胳膊断腿才行,没有想到,动动嘴皮子,也能立这么大的功。当然,成功不是偶然的,一个月的全脱产研究,对只有一个百字案例,要设计出厚厚一本案卷材料,分析出5万字的控辩意见,无数次的实战演练,大脑皮层始终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那段时间,就象只好斗的公鸡,如果与我对话,一不小心,就会被我“啄”上。不仅我,嘉兴代表队三人,都一个德性,成天高仰头颅,虎视眈眈,一会儿用理论整你,一会儿指出你逻辑矛盾,一会儿抓住了体系漏洞。这种状态保持到了正式比赛。所以,冠军属于我们。比赛过后,我们几乎用个半年的时间,才逐渐将状态恢复到了正常人的状态。如果不恢复,这种逮人就辩的德性,会使我们的人缘散尽的。
2001年,院里实行中层正职竞争上岗,其中竞职演讲是最重要的一环。竞职演讲,是个全新的尝试,我买了些演讲的录像资料,研究一些领导讲话的方式和技巧,决定这次演讲的方针是: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思路清晰,略带轻松,朴实真切。在演讲中,我先是说了“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三个优势,四个举措”然后又指出自己毕业四年,再也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我先从一说到四,再从四说回到一的演讲方式,让在场的领导和同事大加赞赏,称之新颖而不失朴实,简洁而又富有深意,给了我演讲最高分。这使我在26周岁的低龄,就当上了检察院的办公室主任。
做了九个月的办公室主任,院里人事变动,我也决定辞去公职,转岗从事律师工作,寻求新的人生挑战。从事律师工作后,我以律师身份参加过检察机关与律师协会联合举办的“控辩大赛”,倒戈之后,虽名列前茅,但已经得不到第一。说明我更适合做检察官,也说明江山代有人才出,一定要继续加强学习。以律师身份参加控辩大赛,总觉得挺别扭。有人说了,“你代表律师参加比赛赢了,算检察院赢还是律师赢啊?”很有深意,后来我就不再亲自参加比赛了。2009年,杭州市律协与杭州市检察机关隆重举办“控辩大赛”,我负责培训工作,将自己所学所想与队员们共享,当他们的陪练,最终帮助律协代表队夺冠。2010年,我担任了市律协青年律师演讲比赛的评委和指导,对每位选手进行了点评,介绍了自己的真切体会和既往经验。同年,杭州市公安局举行民警论辩赛,我作为评委点评了两场比赛。后来被聘为下沙分局的教练,负责破题、辩词组稿以及出辩论奇招,最终帮助下沙分局从三十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关于这次活动,我写了一篇《公安、检察、法院、律师辩一场》,在杭州市公安局网站上发表。
应该说,我从不善言词到在口才方面小有心得,离不开十几年的坚持训练。口才练习无止境。作为律师工作的基本工具,律师,尤其是青年律师,必须重视口才的练习。如果你还没有开始,请看了这篇文章就开始练习吧。如果你已经开始练习了,那就请你坚持下去,并且进一步丰富你的练习方法。如果你已经很有感觉了,那请你把经验与心得与更多的人分享吧。
文章来源:浙江靖霖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