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动态

通报亮了!司法部一官员年龄、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一路买官至副部!

浏览量:时间:2017-05-25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卢恩光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长期欺瞒组织;金钱开道,一路拉关系买官和谋取荣誉,从一名私营企业主一步步变身为副部级干部;亦官亦商,控制经营多家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为企业谋取利益;对抗组织审查。为在职务提拔、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巨额财物,涉嫌行贿犯罪。
我们知道,媒体经常称某某被查官员是“三假干部”,即“假党员、假干部、假学历”或者“假年龄、假学历、假简历”,还有干部是“四假”、“五假”甚至像共青团石家庄原市委副书记王亚丽“除了性别不假,其它都假”的造假明星。
而卢恩光的学历、履历造假痕迹也是显而易见。
 
司法部首虎卢恩光的三种身份
身份之一:博士后高官
如今看来,进入司法部,成为了他多变的工作轨迹中的终站。从2009年到2016年,他在这里任职七年多。而在此之前的两年间,他先后在劳动保障部、人社部劳动监察局任职。如果再往回溯,2005年到2007年的时候,他在中国社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所在的研究所正是法学研究所。
在2012年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制度实施二十周年的活动中,卢恩光作为博士后代表发言,他表示,“2005年至2007年我有幸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的一员,从事诉讼法学专业博士后研究。”
 
身份之二:媒体人
在此之前,卢恩光还曾经是媒体人。2001年3月至2007年6月他先后任华夏文化出版集团筹备组副组长、华夏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四川省遂宁市委副书记(挂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在2003年到2005年,卢恩光至少有四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文章被收入中国知网,包括《传媒业经管人员的绩效考核》《我国报业集团的协同治理结构》《我国报业集团三维绩效均衡治理模式》《我国报业集团的经营环境与经营对策》。从这些文章的题目可以看出,此时卢恩光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专业媒体人,关注点也都在报业的生存状态上,无从想象他之后向司法的转身。
 
身份之三:企业家
卢恩光还曾经是一名企业家。要说到那时的他,和科技这个词分不开。他曾经是中学民办教师、科仪厂厂长、科技副乡长,后来当上了乡党委副书记兼方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
说到这个时候的卢恩光,有个事情让他很出名。1999年2月10日上午,山东方舟集团、诺亚集团和古阿井阿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卢恩光携带一张1000万元的支票和一封信,赶到北京,带头向有关部门捐出1000万元,倡议企业家关心国防建设,为国家捐建一艘航空母舰。
卢恩光从阳谷县政协副主席的位置又坐到山东省政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而他可以说的身份还有很多很多,从山东省劳动模范到全国劳动模范,再到发明的玻璃口杯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期间还有他的专利被别人假冒的情况,那件事也成为第一例假冒专利案。
揭秘档案造假的猫腻
 
 
思响哥在上个月就发文《最新反腐信号:向档案造假亮剑!揭秘干部档案造假谜团与真相》,给有意“包装”自己的干部们提了醒:十九大前夕,严防干部“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无疑是重要内容,这其中,干部档案造假这“病”尤其值得警惕。文中思响哥还列举了履历造假的三个套路:一是直接修改,简单粗暴;二是无中生有,凭空伪造;三是移花接木,改换门庭。
新华网此前也披露了档案造假现象的三大猫腻:
 
第一 、造假为了“升官”,时间多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前后
档案中最为关键的年龄、基层工作经历等造假,主要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前后。“造假的主要目的在于‘升官’,正如坊间戏言,‘干部职务越升越高,年龄越来越小’。”南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晓波从事组织工作已20年,他告诉记者,南昌市委组织部曾发现,一名拟提拔的科级干部年龄造假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按档案上的年龄推断,他两岁就已经读小学一年级了。”杨晓波说。
 
第二、造假环节集中,常借工作调动之机“瞒天过海”
一些基层组工干部告诉记者,由于档案管理制度严格,平时难以寻觅造假“良机”,所以,干部档案造假最常用的伎俩就是抓住工作调动之机,利用调出单位与调入单位之间的衔接漏洞,实施造假。“反正你要调走了,也不影响本单位利益,而调入单位审核时也只是‘走走过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告诉记者,一般造假者都会在原单位“做齐”所需档案资料,再趁工作调任时,实现公务员身份转变或职务提升。
 
第三、造假暗藏“玄机”,“权力干预”背后实为领导授意
根据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档案在档案室由专人管理,借阅、使用须遵循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据透露,干部档案造假的首要前提是能接触到档案,有的是造假者通过收买档案管理者造假,但更多的则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上级领导授意而为之。“档案必须符合前后逻辑。因此,并不是简单的某一环节的造假,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是其工作过的单位和环节,都必须全部打通。”杨晓波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造假者需要在档案中加塞或撤销某些材料,最严重的则是伪造相关证明材料,把虚假的年龄、工作经历等通过组织认定合法化。
揭秘买官卖官的潜规则
这么看来,卢恩光是深谙“形象包装”玄机,漫天过海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当然,升迁的硬性标准达到了还不够,剩下的事儿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从一名私营企业主一步步变身为副部级干部,卢恩光还善于拉关系买官。这里思响哥一并给大伙简单介绍一下买官卖官的潜规则。
 
第一、谁在买官?谁在卖官?
一名多年从事纪检工作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买官者一般为三类人:第一类为“升职型”,即副职想转为正职或往上提一级。第二类为“平调型”,即从穷单位调到富单位,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调到发达地区。第三类为“入仕型”,即非政府等行政领域的想当官者或政府普通工作人员想进入领导层者。
这名干部说,卖官者一般为两类人:第一类是“一把手卖官”,主要是党政一把手,在干部人选上有决定权。第二类是“二三四把手等卖官”,主要是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组织部长或者能为买官者提供帮助的党政干部。
 
第二、何时买官?何时卖官?
陕西省一名曾经挂职基层的干部告诉记者,买官卖官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个是“换届选举”时,即地方党委或政府换届时,干部交流提拔得多,一些买官者浑水摸鱼,伺机买官。另一个是“上任离任”时,即领导干部上任后会对领导干部进行调整,买官者自会前来投石问路。领导干部要离任时,着急处理一些遗留问题以免留下后患,卖官者会增多。
这名干部表示,买官卖官的易发时段一个是过年过节,买官者会带着重礼,登门拜访,以求有个一官半职,卖官者也坦然接受。另一个易发时段在特殊时间,如遇到领导干部生病住院、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等等,买官者也会借机表现,以求得到提拔。
 
第三、怎样买官?怎样卖官?
一名反腐专家说,买官者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四种,一是借钱买;二是贷款买;三是拉赞助买,即让一些民营企业大老板帮忙掏钱买官;四是挪用公款买。买官行为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放长线钓大鱼,隔一段时间会向领导进行表示,不达目的不罢休。二是雪中送炭,当领导干部家遭遇病灾,领导子女出国等,买官者便会慷慨解囊。三是猛烈攻击,短时期投入巨资进行买官。
这名专家说,卖官者也分为三种,一是暗示卖官,即在干部调整之前先放风,或者干部调整之后不任命,许多急于提拔的人赶忙送礼。二是半推半就,嘴上说不要,但实际却接收。第三是直接索取,即明码标价,某个官职多少钱,钱不到位就不予提拔等。
 
专家认为,“买官”之风助长了“卖官”之风。这种歪风邪气一旦形成,势必会出现“劣官驱逐良官”的现象。所以,若买官行为得不到严厉的惩处,卖官现象必然猖獗,买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上一篇:成都市看守所实施全年全时段无等候律师会见服务

下一篇: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负责人就于欢故意伤害案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该内容非常好 赞一个